以阶级斗争为纲看新婚姻登记条例修订

Bookpple
68 0

本文共计18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分钟。

近来全网在热议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变化。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大体上的变化是两条,一是婚姻登记取消户口簿,取消登记管辖范围地域限制,一是离婚冷静期一个月内任何一方提出异议将无法完成离婚手续。

 

上位者声称,这样的修订将使结婚自由更加接近,从此不再需要为爱奔波,而离婚冷静期自然就更能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

 

结婚登记取消户籍管理,一些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在给户籍制度松绑,没有了行政限令的限制男女双方就会像市场配资一般自由结合,于是他们要高呼结婚自由了。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结婚自由?恩格斯认为:“婚姻是由两个人的情感和意愿所结成的联合体,是两个人互相交换温情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契约,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非常明白,婚姻自由的一切基础就是爱情的家庭,如果不是为此而结婚,那婚姻就只剩纯粹的金钱关系、甚至是娼妓、奴隶的关系,更不要说现实状况是两性关系的畸形化,即劳动者恐婚蔓延和某些老爷二婚三婚四婚云云。使劳动者惧怕两性交往、惧怕恋爱的是消费主义的婚恋观、封建家长制、高额彩礼,乃至买房、生娃等经济压力。 在一些地方,彩礼将婚姻从两人间爱情的体现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在获得彩礼后就离婚来骗取彩礼的女性,她们一次就能骗取至少几万元,既导致了部分男性的“恐婚”,严重破坏了夫妻之间的信任,也激化了男女之间的矛盾。两性关系被物化,成为两个家庭的经济交易,恋爱和婚姻成为了年轻人消费不起的负担。此时敌人又暗中煽风点火,在网络上抛出女权主义和男权主义挑起性别对立,以掩盖根本的阶级矛盾,就更加使得年轻人对异性交往敬而远之。逢年过节时,恪守旧思想的亲戚又来上压力。这不仅使青年更加惧怕两性社交,而且使青年惧怕亲戚社交。当青年在现实的异性关系中感到重重压力时,资产阶级的奶头乐就又乘虚而入满足渴望的少男女女的幻想, 这些幻想不仅一方面使人麻痹安逸,看不清阻碍自己满足两性需求的真正凶手,另一方面还兜售错误的两性观念导向,使得现实的两性关系更加畸形。任何一条法律都无不烙上阶级社会的印记,试问这样的修订是不是真的有利于所谓婚姻自由,自由主义者将自由行动高高神话,如果这样认为结婚自由如此简单,哪无非是他另有所图。

 

再来看看所谓离婚冷静期,离婚冷静期设置的本意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完整与和谐,试图避免夫妻双方因为偶尔的冲动而导致家庭永远的破碎,减小对社会稳定、子女幸福的不利影响。但实际上呢?离婚冷静期将本就在婚姻中处于困境的一方更长久地锁在旧道德的枷锁中,使她/他们更加难以获得来自外界的帮助。为什么离婚难?为了保证结婚率。为什么拉偏架?为了保证结婚率。那么为什么要保证结婚率呢?因为家庭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单位,维持着资本主义方方面面的运动。在消费秩序上,家庭作为载体压榨出无产阶级的每一分钱:胖猫事件中恋爱的转账,婚姻时的彩礼,再到因结婚而“刚需”的房、车,当代消费的几座大山就这么压在在无产阶级的头上。在生产秩序上,家庭又成了资产阶级迫使无产阶级做牛做马的最大仪仗:有了房贷、有了小孩、有了两家的老人,再“叛逆”的无产阶级也要彻底失去劳动力议价权,成为资本家最钟爱的温顺小绵羊。最后,家庭自然还维护着资本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秩序:劳动力再生产成本自然是由传宗接代的家庭承担,而结出的剩余价值果实则由资本家收割,没有家庭,哪还有这么稳定的一茬茬韭菜呢?

 

除此之外,分散的劳动者关系还导致社会道德提倡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和”,认为外人不要插手他人的婚姻关系。可是,难道在家庭里的人,就不是一个自由、完整、有尊严的人了吗?传统文化里对夫妻双方无论如何也不干涉、不插手的态度,正是因为,落后腐朽的道德将其中一方认为是是另一方的的物品,因此,人们可以放下社会中对通常社会成员的约束,视夫妻之间的的争执、家暴于不顾。这难道是一条离婚冷静期就能解决的事儿?

 

回顾历史,我们曾经沿着阶级斗争得到过婚姻自由,但后来这种自由又被资产阶级夺去。事实已经再明显不过了,社会的解放是妇女解放的前提,而妇女的解放又是社会解放的必经之路。要争取婚姻自由,夺回爱情的家庭,我们必须具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只有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家庭制度和妇女的地位发生根本的变化。

最新回复 ( 0 )